我曾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3年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如今有幸再次参加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冬会志愿服务,这让身为二外人的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求是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暨培训会,来自亚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熊亦尧分享了自己的大型国际赛事志愿服务经历和心情。
座谈会现场
本次座谈会暨培训会,是学校为出征亚冬会的志愿者们加油鼓劲的关键战前动员,也是进一步打磨专业技能、强化服务意识的补给站。来自亚洲学院、中东学院和汉语学院的24名多语种志愿者与校领导、志愿者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老师齐聚一堂,围绕“‘志’在尔滨,‘愿’梦亚冬”主题发出倡议并举办出征仪式,共同开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服务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志愿旅程。
作为北京市唯一成建制派出志愿者的高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服务冬奥会和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志愿服务经验和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围绕“三个聚焦”,让学生在亚冬会志愿服务中学有所获、行有所依、能有所展。
【聚焦成长发展,让学生有收获】
学校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致力于培养中外人文交流使者,通过组织参加本届亚冬会国际志愿服务,让学生得到生动的实践教育,不断提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进而实现青年学子成长发展。座谈会上,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代表学校向入选同学表示祝贺,并立足学生成长从“四个要”出发,嘱托同学们要体现专业水平,展现专业风采;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学;要克服困难,助力成长;要有真正收获,留下永久财富。面对殷殷嘱托,志愿者学生领队林涛代表全体志愿者发出宣言,表示将发挥二外复语复合人才培养优势,在志愿服务中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努力为祖国争光,为亚冬会添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讲话
学生领队林涛发出出征宣言
【聚焦基本需求,让关怀有温度】
全方位做好志愿者服务保障,满足志愿者基本需求,提升学生荣誉感和使命感,是学校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座谈会上,来自学校的“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让同学们倍感温暖。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严将象征二外志愿者精神的“亚冬会志愿者服务队”队旗交到学生领队手中,希望志愿者以旗帜为引领,踏上荣耀征程。亚冬会志愿者工作专班的老师们为志愿者送上装着笔记本和校徽等的爱心礼包,希望大家将亚冬印记书写在青春日志上,用青春热忱为亚冬会注入活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严向志愿者代表授旗
专班单位负责人向学生志愿者发放慰问品
【聚焦能力提升,让服务有底气】
近年来,学校依托团市委挂牌成立的北京国际志愿服务基地,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大学生服务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能力水平。依托基地,会上举办了两场培训,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余金艳带着志愿者们畅游“一带一路”人文海洋,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娟用积极情绪为大家驱散压力阴霾。在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北京国际志愿服务基地指导教师、校团委副书记丁一结合实际,重点汇报了亚冬会志愿工作组织筹备情况,让志愿者们更加明确服务方向和岗位职责,将专业知识有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余金艳开展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娟开展培训
此次会议让即将出征亚冬会的二外志愿者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来自亚洲学院的研一志愿者张梦丽表示:“我深感学校对我们的关怀和鼓励,承载志愿精神的队旗让身处寒冬的我们心中涌现出无比的温暖与力量。尽管哈尔滨天气寒冷,但这份关怀和支持让我们坚定信念,勇敢前行。”来自汉语学院的留学生志愿者若扎古丽用地道的中国话表达了心声:“我对成为亚冬会志愿者充满期待,这肯定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经历。能亲身参与大型体育赛事,为运动员服务,为观众指引,亲身体验大型赛事的组织和运作流程,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宝贵的学习机会。大家一起为亚冬会的顺利举办而努力,还能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将令我终生难忘。”
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即将奔赴亚冬会征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整装待发。承载着学校的殷切期望,他们将以专业之能、热忱之心、坚毅之志,在“尔滨”志愿服务上绽放青春光芒。从成长发展的助力,到基本需求的关怀,再到服务能力的锻造,二外全方位护航,让这场志愿之旅有奉献的光芒更有收获的温馨。志愿者们将为亚冬会绘就绚丽的青春篇章,为国际交流架起温暖桥梁。一切值得期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本硕连读